最近有客户问我,都说微信公众号红利期过了。现在2022年,还有必要做公众号吗?类似的问题,其实从17年开始就一直有人断断续续问过我。甚至,我15年准备入局做公众号的时候,就有人唱衰公众号的未来。至于现在是否有必要做公众号?
我这里没有标准答案。我觉得还是要分具体的情况。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。为什么大家觉得微信公众号的红利期已过?
首先,竞争加剧,流量成本增加
公众号经过10年的发展,从一开始的扩张时代,进入内部开始优胜劣汰的阶段。自从17年,公众号数量超过2000万以后,腾讯开始收紧入口,分别于18年2月、11月两次对公众号注册数量进行调整,将一开始个人主体注册公众号数量上限由 5 个调整至最终的1 个,组织类主体注册公众账号的数量上限由 50 个调整至最终的 2个。
尽管腾讯收紧入口,但公众号注册数量仍然有2000万 。导致大多数公众号数据直线下降。获得流量的成本大大增加。以公众号头条内容的打开阅读率来说,从一开始的平均12%跌至5%,到目前的2~3%。大家最关心的粉丝数据,同样不容乐观,有些公众号不增反减。也就是说,轻轻松松就能玩转公众号,随随便便一个活动就能涨粉几千几万的日子基本上一去不复返了。
其次,是对运营者能力的提升
账号激增,导致内部竞争加剧。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之后,对运营人员的能力和要求也有提升。传统的内容,数据、策划、推广等偏技术及执行层面的运营很难去撬动并激活流量。新形态下,运营人员,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运营素养并掌握相关的运营技巧,还需要具备流程化,精细化,用户化、生态化等运营思维。但目前大多数运营,很多都是职能型的,市场上真正具备运营思维的人员非常稀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