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公众号苦涨粉久矣,你的微信公众号,有多长时间没有大幅度涨粉了?最近微信更新了多项功能,虽然手机版本号目前依旧是8.0.16版,但是在其他地方动了不少新花样,比如灰度内测了微信公众号内打通视频号。而除了微信公众号外,最近微信在微信键盘、亲属卡、视频号中也小有动作。
01、视频号新动态
现在但凡微信进行更新,多多少少都会带些视频号的内容,毕竟是亲儿子,更何况微信也在加速布局短视频赛道,借双十一的东风,微信举办的“视频号直播好物节”就是信号之一。而近期微信也对视频号的部分功能和规则进行了调整升级,一起来看看吧。
1、微信公众号后台新增视频号入口
部分小伙伴反应,在微信公众号后台首页“新的创作”中,新增了“视频号动态”,能够同步显示视频号的内容,相当于给视频号开通了新入口。但是这个功能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,还在灰度内测的阶段,想要使用的小伙伴可以去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后台检查一下,看自己有没有被内测到,当然前提是你开通了视频号。视频号和微信公众号后台入口打通后,在登录视频号后台时,可以直接从微信公众号后台进入,两个入口合二为一,对于运营者来说方便了不少。同时,视频号的入口打通后,粉丝们可以直接在微信公众号主页看到视频号的内容,实现微信公众号粉丝和视频号粉丝互通。而早在这之前,视频号的主页中也可以添加微信公众号的入口,再加上现在观看视频号直播时,可以通过右上角的头像直接进入微信公众号。微信这一举动,相当于是实现了微信公众号-视频号-直播之前的流量互通,盘活了此前仅有微信公众号存在的流量池。
2、视频号新增认证词条
根据微信官方消息,微信视频号新增了几项认证词条,包括职业认证词条、兴趣认证词条都有所增加,具体的新增认证词条如下:
认证词条新增,意味着更多行业类型的视频号创作者可以获得认证,尤其在这次认证词条中,体育类的词条尤其多,特别是冬季运动项目的相关认证,不难看出,视频号也是在为接下来的冬奥会做准备。
3、视频号开启MCN招募计划
据微信官方消息称,视频号在前几日开启了MCN招募计划,旨在鼓励MCN机构发现、培育更多有影响力的视频号创作者。本次视频号MCN招募计划向所有MCN机构开放,但参与计划的对象要求是“已在「视频号机构管理平台」注册,且通过视频号平台审核的MCN机构”。
而这次MCN招募计划的奖励分为两个部分:
● 流量奖励:当合作作者通过“影响力证明”审查后,MCN机构将按照招募流量值*MCN奖励系数获得流量奖励;
● 现金奖励:每月初,视频号平台将对MCN进行评分,发布“MCN 影响力榜”,上榜名单中排名靠前的MCN将获得奖金激励;
可以看得出,微信最近对视频号的这一些列动作,都是旨在扶持更多创作者入驻视频号,吸引优质的视频内容创作者,短视频和直播领域,微信可以发展的内容还有很多。视频号对于微信来说,不仅能够完善微信本身的生态,还能拯救日渐“低迷”的微信公众号。随着微信公众号红利的消失,网友们直呼“微信公众号越来越难做”,微信势必要在短视频领域发一发力,而微信小范围的内测微信公众号后台加入视频号入口,也许就是给微信公众号注入新养料的开始。
话说到这里,你对于现在视频号的发展,以及微信对视频号的一系列动作怎么看呢?
02、微信公众号功能更新
不知道有多少小伙伴发现了,最近微信微信公众号后台也进行了更新。在微信公众号后台编辑图文时,当鼠标移动到图片上,显示的快捷键按钮变成了5个:裁剪、替换、自适应、超链接和小程序。在未更新之前,微信公众号里需要点击图片,才能出现图片操作的快捷键,而且只有自适应和替换两个快捷功能。更新之后的快捷键,只需要将鼠标放在图片上,不需要点击就能自动出现快捷键按钮,相比之前的功能,的确实用了许多。但是在尝试过之后,发现当图片过多时,鼠标经过图片闪现快捷键的速度较快,经常会误触快捷键,反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,希望微信之后会对这个功能进行优化。
03、微信键盘又内测
近日,微信又重新开启了微信键盘的内测,被灰度测试到的朋友,可以在手机微信“我-设置-插件”中看到微信键盘,如果没有被内测到的小伙伴,插件这里就是空的,就像9妹这里一样。所以好奇的朋友,可以打开你的微信插件,看看自己是不是微信的天选之子,也欢迎已经尝试过微信键盘的小伙伴,把你的使用感受分享在评论区,和大家一起讨论。
04、亲属卡升级
据“微信时刻”消息,微信对亲属卡做了重大升级。更新后的亲属卡,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增了5张亲属卡,而这5张亲属卡,可以赠给除父母、子女之外的其他5人。除此之外,子女卡也由之前2张的数量升到了3张。而如果想给自己的加人开通亲属卡,可以由支付-钱包-亲属卡,然后选择赠与对象进行开通。同时,送出时可以设置自定义留言,每张卡每月金额不能超过3000上限。
亲属卡由之前的3种类型升级为4种,赠送人数上也进行了调整,有网友怀疑,这是不是微信为了积极响应三胎政策做出的调整,毕竟在三胎政策开放后,以前的子女卡只有两张,可能就不够用了,关于这点,你是怎么看的呢?